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6月入侵山东后,同年于山东部分地区发现其为害夏玉米,对当地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明确温度对该害虫的影响和在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进行了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生存的研究,测定了其适温范围、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按地理位置预测了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为草地贪夜蛾在各地区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室内设置6个梯度温度(15、18、21、24、27、30℃),以新鲜嫩玉米粒为食料饲喂幼虫,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该害虫各虫态/虫龄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根据山东各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理论发生世代数.在温度设置范围内,15℃时,幼虫和蛹死亡率显著最高,分别为22.57%、85.71%;18℃时,幼虫和蛹死亡率分别为21.09%、23.19%;15℃时卵发育至蛹的死亡率为97.37%,18℃为51.82%.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4.16、14.00、14.77、12.7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1、155.42、114.36、523.33日·度;直接最优法计算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3.41、14.39、15.12、13.30℃,有效积温分别为41.96、149.20、110.47、497.78日·度.根据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计算各地的年理论发生世代数,结果为鲁北地区发生3.6~3.9代,鲁南地区发生3.5~3.7代,鲁中地区发生3.5~3.8代,鲁西地区发生3.2~3.5代;胶东半岛地区2.5~3.4代.根据本试验得出适宜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4~30℃;山东各地区草地贪夜蛾理论发生世代之间存在差异,将其发生世代的不同大体分为胶东半岛2.5~3.5代区,鲁西3.0~3.5代区,鲁中、鲁南、鲁北为3.5~4.0代区,表现为南北向地区差异不大,东西向地区有较大差异.
推荐文章
运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发生世代数
草地贪夜蛾
温度
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
Logisitic曲线模型
广西
运用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草地贪夜蛾在广西的发生世代数
草地贪夜蛾
温度
生长发育
发育速率
Logisitic曲线模型
广西
烟草上甜菜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烟草
甜菜夜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白灵菇
积温
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生物学零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及其发生世代预测
来源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发育始点 世代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草地贪夜蛾(Ⅰ)|Spodoptera frugiperda (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63|S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58.2022.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发育始点
世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昆虫学报
双月刊
1674-0858
44-1640/Q
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46-1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