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通报       
摘要:
[目的] 探究安徽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地形的相互关系,为当地资源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GIS与RS技术支持下,使用安徽省2001—2019年逐月MODIS/NDVI数据,2001—2019年土地分类数据和安徽省DEM海拔、坡向地形数据,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相互关系。[结果] 安徽省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1月、10—12月,全省植被覆盖度呈现低值,且山区高于平原;2—5月,淮北平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呈现高值,6月迅速减小;7—9月全省范围植被覆盖呈现高值,大部地区植被覆盖度高于0.8,山区平原空间差异最小。全省植被覆盖度年变化率为0.003 9/a,与时间相关性显著(R2=0.814 8)。不同海拔区间内,植被覆盖度四季差异明显。受下垫面地表类型影响,200 m以下植被覆盖度呈现低值,200~350 m植被覆盖度陡然升高,1 250 m以上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各坡向四季植被覆盖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北坡、南坡分别为峰值、谷值。南、北向山区植被覆盖度差异呈逐年波动下降趋势,其差异值多年平均值夏季最低(0.009 3),秋季最高(0.014 2),春冬季分别为0.013 9,0.012 5。[结论] 安徽省海拔、坡向显著影响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需结合地形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地表资源,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推荐文章
安徽省霍山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预测
遥感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安徽省霍山县
岔口小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植被覆盖度
影响因子
相关性
西南地区生长季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与地形因子的响应
NDVI
植被覆盖变化
时空分布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中国西南
官渡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地形因子相关性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地形因子
官渡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对地形的响应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安徽省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地形关系分析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2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157.1,TP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430.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省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
地形关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A4
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198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