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农业考古       
摘要:
本文通过梳理鄂西3府19县的地方志中关于美洲作物的记载,采用“一般分布”与“集中产区”概念呈现了18世纪以来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相继传入湖北的历史演变轨迹,其中,在清中叶形成了鄂西玉米集中种植带。研究结果表明,新作物的引入在增加山区耕地、丰富山民生计、促进土客交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转变了鄂西农业生产方式,缓解了灾区社会矛盾。山地作物与平原市场的互动使得山林经济呈现立体化开发与多样化经营,并未显现作物的“逃避特征”。新作物对鄂西人口增长的贡献有限,移民垦殖山地也并非以玉米种植为主,故而玉米并未加剧刀耕火种之风,与水土流失等灾害生成亦无直接关联。
推荐文章
鄂西山区早熟马铃薯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早熟马铃薯
丰产
栽培技术
鄂西山区
鄂西山区主要茶树品种及创新栽培实践
茶树
品种
创新
栽培技术
鄂西山区
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
数量化理论Ⅰ
立地分类
质量评价
鄂西山区
鄂西山区小流域汇流面积与设计洪水相关分析
小流域
设计洪水
相关分析
鄂西山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代鄂西山区的美洲作物种植
来源期刊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美洲作物 清代 鄂西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历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5
页数 8页 分类号 K2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美洲作物
清代
鄂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考古
双月刊
1006-2335
36-1069/K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1981-05-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30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