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证券交易双方的市场地位通常并不对等,当目标证券出现违约风险时,持有人只有在发行方实质违约前采取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此时预期违约规则将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持有人已事先预见现实性的违约风险,即可依据预期违约规则预先采取反违约措施或提起预期违约之诉,即使客观违约事实尚未实际发生亦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不应拘泥于单一事实,而须以履约能力及履约意图为中心,结合募集说明书中的有关约定、发行方的履约能力以及证券的实际履行状况综合判断证券背后的违约风险,若发行方已触发交叉违约条款,或依据持有人所主张的事实已足以认定发行方已失去履约意图及能力,那么法院则应判定发行方构成预期违约,并允许持有人解除合同.
推荐文章
基于敏捷开发技术的证券交易系统
面向对象
敏捷开发
需求快速变动
新技术在证券交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证券交易系统
网络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技术
软件开发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证券交易预期违约的适用情形与法律后果
来源期刊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证券 预期违约 交叉违约条款 信用评级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金融法研究|Financial Law Stud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DF411.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768.2022.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证券
预期违约
交叉违约条款
信用评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季刊
1009-4768
35-1229/F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镇溪源宫路2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8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