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分析对肝硬化并发肠系膜上静脉栓塞(SMVT)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治疗的231例肝硬化合并SMVT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中药组(114例)和对照组(117例)。所有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的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充分评估抗血栓指征,有必要者均应用标准抗血栓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抗肝纤维化中药≥6个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观察患者发生终点事件(死亡)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检验;根据Child评分分层分析抗肝纤维化中药对不同级别肝功能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种类抗肝纤维化中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风险比(HR)=1.039,95%CI:1.001~1.078,P=0.041]、CRP(HR=1.025,95%CI:1.009~1.041,P=0.003)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口服抗肝纤维化中药是保护性因素(HR=0.148,95%CI:0.051~0.429,P=0.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中药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5.6% vs 81.2%,χ2=17.032,P<0.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Child-PughA级患者的生存率中药组高于对照组(100% vs 66.7%,χ2=4.003,P=0.045);Child-PughB级患者的生存率中药组亦高于对照组(96.7% vs 85.1%,χ2=10.788,P=0.002)。3种抗肝纤维化中药对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CRP是影响肝硬化并发SMV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抗肝纤维化中药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在Child-PughA级及B级患者中疗效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