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右江盆地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之一,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泥堡金矿是右江盆地西北侧一个大型矿床,矿区构造主要有NEE向泥堡背斜、二龙抢宝背斜和同方向的F1、F3、F4、F5和F9断层,以及产于F1断层下盘的层间破碎带等.详细构造调查和新近勘查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F1、F5和F9为逆冲断层,F3和F4为正断层,二龙抢宝背斜属断展褶皱.由F1、F5、F9逆冲断层以及二龙抢宝背斜所组成的NEE向冲断-褶皱构造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其次为F1断层下盘的层间破碎带控矿.其中,F1断层中赋存有占全区资源储量80%的Ⅲ号主矿体,是矿区最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且断层倾向上由陡变缓部位为有利的赋矿部位.区内构造活动先后经历了早期挤压、中期拉张和晚期再次拉张的作用过程.其中,前两期构造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分别控制了泥堡矿区第一期和第二期成矿,两期成矿的构造作用环境可能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的挤压和燕山晚期的伸展.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F3正断层破坏矿体并造成了上盘矿体断失.F1断层中的矿体具有向西侧伏特点,F3正断层铅直地层断距约400 m,因此,F1断层西段的深边部和F3断层的上盘可作为矿区今后的探矿方向.
推荐文章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
地质学
构造解析
构造控矿
泥堡金矿
卡林型金矿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滑坡堆积型矿体成矿作用探讨
氧化金矿矿体
滑坡堆积
成矿过程
泥堡金矿床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大型隐伏金矿体地质特征研究
大型隐伏金矿体
卡林型金矿
地质特征
泥堡金矿床
黔西南
黔西南凝灰岩中金矿控矿因素概述
金矿
凝灰岩
控矿因素
黔西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冲断-褶皱构造 构造控矿 矿体侧伏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与成矿学|STRUCTURE AND METALLOGEN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62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613|P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39/j.ddgzyckx.2022.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冲断-褶皱构造
构造控矿
矿体侧伏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