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和构造环境,以大兴安岭北段霍洛台地区闪长玢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其成因机制、岩浆源区及动力学背景.结果表明:霍洛台闪长玢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加权平均年龄为(142.0±1.6)Ma;稀土配分曲线为平缓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闪长玢岩相对于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呈现明显的"TNT"型异常;闪长玢岩具有幔源和俯冲带岩浆岩的双重特征.霍洛台地区闪长玢岩的岩浆源区为受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碰撞导致的下地壳加厚的构造环境.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段早石炭世洋岛型玄武岩的确立及成因意义
大兴安岭北段
早石炭世
地幔柱
洋岛
玄武岩
大兴安岭北段西呼和楚鲁地区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方向
地球化学特征
因子分析
成矿预测
西呼和楚鲁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
大兴安岭北段塔河辉长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塔河
堆晶辉长岩
电子探针
古亚洲洋闭合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夏季浅层地温的变化
大兴安岭北部
浅层地温
气候倾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北段霍洛台地区闪长玢岩的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闪长玢岩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97.3|P58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7262.2022.01.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闪长玢岩
早白垩世
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262
23-1588/TD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