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就诊的头晕/眩晕疾病患者368例患者,其中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153例为后循环组,非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215例为非后循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153例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护理,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眩晕对患者影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 OR=2.675,95% CI 1.179~6.070)、年龄≥60岁( OR=2.255,95% CI 1.105~4.602)、存在高血压( OR=3.330,95% CI 1.651~6.717)、糖尿病( OR=2.044,95% CI 1.270~3.291)、吸烟( OR=2.333,95% CI 1.266~4.300)、既往存在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 OR=2.601,95% CI 1.333~5.075)、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 OR=2.143,95% CI 1.085~4.230)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头晕/眩晕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别为(1.26 ± 0.34)次/月、(4.16 ± 1.0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18 ± 0.95)次/月、(6.43 ± 1.1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69、12.74,均 P<0.05);观察组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12.27 ± 3.34)、(37.35 ± 3.62)、(38.13 ± 3.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5 ± 4.61)、(44.19 ± 3.14)、(43.25 ± 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35、12.48、10.05,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分分别为(6.77 ± 0.52)、(87.06 ± 3.12)分,高于对照组的(5.34 ± 0.37)、(79.14 ± 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58、13.09,均 P<0.05)。 结论:男性、年龄≥60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既往存在卒中或TIA史、既往存在心血管病史是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的独立危险因素。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发作情况,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推荐文章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后循环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舒张压
血管病变
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丹蒌片
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血液流变学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循环缺血性头晕/眩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情绪释放治疗联合正性心理暗示的护理效果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护理 缺血性血管性 头晕 眩晕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2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护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9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211501-20210104-00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护理
缺血性血管性
头晕
眩晕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旬刊
1672-7088
21-1501/R
大16开
大连市西岗区南石道街丙寅巷3号
8-8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11
总下载数(次)
1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