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8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1例;年龄24~72岁,平均52.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4例,高处坠落伤22例,摔伤5例,其他2例;按照入路不同分为Wiltse组(n=43)和对照组(n=40).Wiltse组行经Wiltse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对照组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PPSF).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d、1年疼痛程度,术后半年及1年椎体功能,术前、术后1d、半年及1年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Wiltse组术中失血量(79.09±8.22)mL、术中透视时间(2.14±0.22)min、手术时间(52.86±5.43)min、术后下地时间(2.2±0.2)d均少于对照组[(108.39±12.14)mL、(3.82±0.40)min、(68.17±7.15)min、(3.9±0.4)d],P<0.05.术前、术后1年,Wiltse组视觉模拟评分(VAS)[(7.85±0.80)分、(0.86±0.09)分]与对照组[(7.83±0.79)分、(0.91±0.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Wiltse组VAS(2.27±0.25)分低于对照组(4.81±0.51)分(P<0.05).术后半年及1年,Wiltse组功能障碍指数(ODI)[(15.75±1.89)分、(13.07±1.45)分]与对照组[(16.08±1.92)分、(12.63±1.3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d、半年及1年,Wiltse组后凸Cobb角[(23.76±2.48)°、(4.83±0.53)°、(4.75±0.51)°、(4.74±0.49)°]、伤椎前缘高度比[(47±5)%、(90±9)%、(88±9)%、(86±8)%]与对照组[(23.73±2.45)°、(4.78±0.52)°、(4.73±0.50)°、(4.80±0.52)°,(47±5)%、(90±9)%、(89±9)%、(87±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 经Wiltse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与经后路一致的疗效,并且具有术后短期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势.
推荐文章
不同手术入路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胸腰椎骨折
钉棒系统内固定
前入路术式
后入路术式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微创经皮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经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
Wiltse入路
椎弓根螺钉
多裂肌
最长肌
华氏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附23例报告)
胸腰椎骨折
华氏内固定系统
前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Wiltse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入路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脊柱脊髓损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237.2022.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入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创伤外科杂志
月刊
1009-4237
50-112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长江支路10号
78-111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905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