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8-M30片段(CK18-M30)、内毒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转化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的促进作用.方法 2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C组):普通饮食;NAFLD组:高脂饮食喂养8周;NASH组:高脂饮食喂养12周.生化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光度法测定血清内毒素(ET);ELISA检测血清IL-18、CK18-M30,RT-PCR分析粪便肠道菌群;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及末端回肠组织病理.结果 NAFLD及NASH组相比NC组,小肠黏膜结构由轻到重受到破坏.NAFLD组及NASH组大鼠血清ET、CK18-M30、肝脂肪变性程度及NAFLD活动度积分(NAS)、大肠杆菌属计数显著高于NC组,而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计数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大鼠血清ET、CK18-M30、肝脂肪变性程度及NAS显著高于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大鼠血清ALT、AST、IL-18显著高于NC组及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D组与N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ET与大肠杆菌属、IL-18、ALT、AST、NAS均呈正相关(P<0.05),与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呈负相关(P<0.05).CK18-M30与ALT、AST、IL-18、NA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NAFLD大鼠早期存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肠道屏障的损伤可能是内毒素升高的始动因素,肠源性内毒素又可引发肝内炎症反应,导致NASH发生.CK18-M30可作为NASH预测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肠功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肠功能
肠屏障
肠道菌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清细胞因子CK18-M30及FGF21的表达及意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细胞角蛋白18M3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无创性
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的建立
酒精性脂肪肝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肠黏膜通透性
大鼠
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脂肪肝,非酒精性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K18-M30和内毒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促进作用
来源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内毒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角蛋白18-M30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929.2022.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道菌群
内毒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角蛋白18-M3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月刊
1674-6929
44-1656/R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4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