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的影响,分析艾灸通过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治疗EMs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30只.采用摘除子宫内膜法建立EMs模型.药物组用孕三烯酮(60 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7d;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大椎"和"命门",每穴均灸6壮,每日1次,连灸7d.治疗结束后第2天取各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标本,计算其异位内膜体积,并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VEGFA)、可溶性VEGFR(sVEGF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2和IL-6的含量,并用显微镜观察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形态,用无色孔雀绿比色法和MTT比色法检测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异位灶,腹腔液中VEGFA、sVEGFR及TNF-α、IL-1、IL-2、IL-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各时间点活力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隔药饼灸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灶体积显著缩小(P<0.05),且隔药饼灸组更为明显(P<0.05),隔药饼灸组的血管生成与炎性细胞浸润显著改善;药物组和隔药饼灸组大鼠腹腔液中VEGFA、sVEGFR、TNF-α、IL-1、IL-2和IL-6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隔药饼灸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隔药饼灸组和药物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细胞活力均升高(P<0.05),且隔药饼灸组升高更显著(P<0.05).与模型组及药物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结论:隔药饼灸能够抑制VEGF及VEGFR的活化,并降低EMs大鼠炎性反应,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推荐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生成
受体
生物学功能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
子宫内膜异位症
黏附
侵袭
血管生成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趋化因子
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散结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散结镇痛胶囊
肝细胞生长因子
脂联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45.8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2011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隔药饼灸
子宫内膜异位症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