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有力措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重大灾害事故防范准备、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具有转移避险、安置受灾群众、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面对应急避难场所改革发展新要求,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以下简称"地震地质司")在制度体系、标准引领、信息化建设、宣传引导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为此,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应急管理部地震地质司有关负责人.
推荐文章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避难场所
选址
规划
方案
覆盖城乡全域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探讨
应急避难场所
城乡全域
空间布局
规划管控
重庆巴南区
基于AHP的唐山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评价
AHP
唐山市
中心城区
应急避难场所
评价
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布局与服务效能评估
避难场所
疏散
空间布局
北京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认真研究谋划不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工作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有关负责人就应急避难场所工作答记者问
来源期刊 中国减灾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独家策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4549.2022.03.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减灾
半月刊
1002-4549
11-2848/D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广百东路4号楼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宣教中心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