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南地区以五峰组—龙马溪组为页岩气主力生产层位,过路井在茅口组均有良好气测显示,为落实茅口组的潜力,部署靖和1井作为茅口组专层预探井.针对邻区茅口组酸压改造中酸蚀有效作用距离短、改造体积受限等问题,分析了靖和1井钻遇地层的裂缝及孔隙发育特点,从全三维酸蚀裂缝扩展、酸压入井液体以及配套工艺参数入手,研究应用了立体酸压技术.研究表明,多封隔器精细分段配合大排量施工,能够实现以裂缝体连通为目标的立体改造效果;采用3级交替注入压裂液与胶凝酸施工工艺,既能增大裂缝体改造体积,又能增长酸蚀裂缝距离,兼顾了横向深穿透非均匀溶蚀和纵向细分段高动用的改造需求.靖和1井立体酸压后放喷求产,产气量12.52×104 m3/d,较前置酸酸压提高38%,拟合结果显示酸压后裂缝体连通明显.靖和1井茅口组立体酸压成功实施,为川西南地区茅口组及栖霞组、灯影组等气藏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地层缺失量计算及成因探讨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茅口组
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法
地层缺失量
定量计算
冰期
成因探讨
岩溶地貌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烃源岩
平面展布
有机质丰度
差异性
测井评价
生气强度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其对源储的控制作用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频谱趋势属性分析
层序地层
剥蚀区
烃源岩
储集层
颗粒滩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茅口组台缘浅滩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与启示
四川盆地
元坝地区
中二叠世
台缘浅滩
岩性气藏
储集层特征
天然气成藏条件
勘探突破与启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南靖和1井茅口组立体酸压技术
来源期刊 石油钻探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立体酸压 茅口组 裂缝体 数值模拟 靖和1井 川西南地区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发|Oil & Gas Exploitation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11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35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11/syztjs.2022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体酸压
茅口组
裂缝体
数值模拟
靖和1井
川西南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探技术
双月刊
1001-0890
11-1763/TE
大16开
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716室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