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交感神经离断术在无管化条件下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7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0例、女27例,平均年龄(23.60±5.60)岁.36例患者行无管化条件下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交感神经离断术(观察组);41例患者行常规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离断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12 h情况评估结果.结果 7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术中大出血,观察组无中转气管插管.观察组术前麻醉时间[19.00(17.00,23.75)min vs.25.00(21.00,27.00)min,P=0.001]、手术时间[22.50(21.00,25.75)min vs.26.00(23.50,28.50)min,P=0.001]、术后住院时间[2.00(1.00,2.00)d vs.2.00(1.00,3.00)d,P=0.012]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5.00(2.25,5.00)mL vs.6.00(5.00,10.00)mL,P=0.003]、术后疼痛指数[2.00(1.00,2.00)vs.3.00(2.00,3.00),P=0.00l]、住院费用[(14 246.58±879.28)元 vs.(15 085.90±827.15)元,P<0.001]及术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12.96±2.32)x109/L vs.(14.47±2.05)x109/L,P=0.00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31%±5.40%vs.79.97%±7.12%,P=0.014)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降低.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 h情况评估中,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床时间[2.00(1.00,2.00)hvs.2.00(2.00,3.00)h,P=0.017]、术后进食水时间[1.50(1.00,2.00)h vs.2.00(1.00,3.00)h,P=0.005]较对照组短,术后 12 h 心率[(80.25±14.42)次/min vs.(91.07±15.08)次/min,P=0.002]及术后 12 h 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发生情况(5.6%vs.25.0%,P=0.040)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患者术后12 h血氧饱和度(未吸氧状态)[97.00%(95.25%,98.00%)vs.97.00%(96.00%,98.00%),P=0.7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离断术相比,无管化条件下的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胸交感神经离断术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符合快速康复外科及微创外科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
胸腔镜
胸交感神经节
切断术
手汗症
护理
单皮肤切口胸腔镜下经前纵隔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配合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单切口
胸腔镜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 mm胸腔镜联合针型电凝钩治疗原发性手汗症临床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离断术 原发性手汗症 无管化 回顾性队列研究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普胸外科|General Thoracic Surger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7-4848.20210809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离断术
原发性手汗症
无管化
回顾性队列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月刊
1007-4848
51-1492/R
大16开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62-12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6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2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