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包括地上冠层、地表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是研究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本单元。目前,关于植物垂直覆盖结构不同组分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缺少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植物的垂直覆盖结构对产流、产沙和入渗等多过程影响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的草本(须芒草)、半灌木(铁杆蒿)和灌木(绣线菊)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进行三种处理(自然状态、去除枯落物和仅留根系)以及裸地对照,观测2015-2016年降雨事件的产流产沙量和入渗量,分析植物不同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益及其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均具有较好的减流(45.9%-73.2%)、减沙效益(87.5%-94.6%)和增加入渗作用(4.7%-10.8%),灌木的减流效果(73.2%)显著高于草本(45.9%)和半灌木(63.5%),但三种植物间的减沙效益没有显著性差异。冠层的减流作用最大,贡献率接近一半(48%-50%),草本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与根系基本一致,而半灌木和灌木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略高于根系。冠层、枯落物和根系的减沙贡献率基本一致(36%、30%和34%),相对而言,草本的根系对控制侵蚀具有更大作用,减沙贡献率达到39%,而半灌木和灌木的冠层减沙贡献率要略高于枯落物和根系。本研究表明,冠层是减流的重要因子,而冠层、枯落物和根系在减沙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各组分在不同植物间减流减沙能力的差异主要与植物功能性状有关。上述结果将为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模拟降雨下黄土坡面水沙过程对3种灌草植被垂直结构变化的响应
植被垂直结构
根系
径流
泥沙
模拟降雨
黄土坡面
黄土丘陵区植物道路的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黄土丘陵区
道路侵蚀
植物路
小区
径流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
植物根系
抗拉力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黄土高原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丘陵区主要植物种子的流失特征
降雨侵蚀
种子流失
种子形态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自然降雨 垂直覆盖结构 产流产沙 入渗 黄土丘陵区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2-3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917262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降雨
垂直覆盖结构
产流产沙
入渗
黄土丘陵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