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酸化作用后煤体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测试了高阶煤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的孔隙结构和矿物含量,并根据分形理论对比研究了2种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探讨了酸化作用原理.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煤样和酸化煤样中微孔和过渡孔都占较大的比例;煤样酸化后,其孔隙率增大,最小孔径和最大孔径都变大;酸化作用能促使孔隙体积增大,增加的孔隙类型不确定;2种煤样中大孔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酸化后煤样大孔孔隙的分形维数增大;酸化后煤样矿物含量减少,导致孔隙结构发生变化.
推荐文章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粉动态吸附测量
吸附
甲烷
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
纳米孔隙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煤粉动态吸附测量
吸附
甲烷
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
纳米孔隙
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岩石孔隙结构的实验研究
核磁共振技术
T2谱
岩石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水果采后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低场核磁共振
水果
采后
品质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酸化煤样孔隙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矿业安全与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酸化作用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Test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712+.6|TQ53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35/j.issn.1008-4495.2022.01.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酸化作用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双月刊
1008-4495
50-1062/TD
大16开
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科城路6号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78-3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0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4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