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大肠俞募穴"天枢""大肠俞"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的改善情况,通过检测大鼠结肠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以及GDNF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探讨电针治疗STC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盐水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15 mg/mL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10 mL·kg-1·d-1)复制STC大鼠模型.盐水组予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大肠俞",每次15 min,1次/d,连续14 d.观察大鼠排便情况并检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采用透射电镜观测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GDNF蛋白、mRNA的表达;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结肠组织GDNF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与正常组、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排便量下降(P<0.01),粪便性状评分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下降(P<0.01),ICC形态结构遭到破坏,结肠组织GDNF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GDNF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24 h排便量增多(P<0.01),粪便性状评分升高(P<0.05),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损伤的ICC超微结构得到部分修复,结肠组织GDNF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GDNF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募配穴可促进结肠组织GDNF的表达,有效改善STC大鼠的便秘症状,修复结肠组织超微结构,从而调整肠道传输功能,其中结肠组织GDNF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是电针大肠俞募配穴治疗STC的重要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脑出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基质干细胞
脑出血
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治疗
干细胞
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基质干细胞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脑出血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突触素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基化修饰探讨电针改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动力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俞募穴 慢传输型便秘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NA甲基化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7,153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45.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2/j.1000-0607.2021025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俞募穴
慢传输型便秘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DNA甲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