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演变对水库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植物群落演变与土壤氮磷形态转化及释放等广受关注。然而,消落带植物根际效应与土壤磷形态关系及潜在影响并不清楚。选择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冲积潮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分布的消落区采集典型草本植物(狗牙根、香附子、苍耳)和农作物(玉米)根际、非根际土壤,分析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形态特征,探讨了消落带典型植物生长对土壤磷形态的根际效应及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对土壤磷含量及磷赋存形态具有显著影响,紫色土磷含量最高,且活性磷含量低于冲积潮土和水稻土,表现出磷库稳定性较高;4种植物根际土壤全磷、有效磷及不同形态无机、有机磷(弱吸附态磷WA⁃P、潜在活性磷PA⁃P、铁铝结合态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残渣态磷R⁃P)含量均高于非根际,表现出明显的根际富集效应;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全磷和有效磷表现为狗牙根>苍耳>香附子>玉米,但磷形态在不同植物根际富集水平不同:活性较高的WA⁃P、PA⁃P含量在玉米和苍耳覆盖区均高于狗牙根和香附子,而较稳定Ca⁃Pi、R⁃Pi、Fe/Al⁃Po、Ca⁃Po含量在狗牙根和香附子覆盖区更高,表明玉米和苍耳生长有利于稳定性磷的活化,提高消落带土壤磷流失风险。不同植物根际对不同形态磷富集率差异明显,且玉米根际对活性磷形态的富集率最高,表明农业活动可能加速土壤稳定性磷的活化。pH、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与无机磷的赋存形态关系密切,而有机磷赋存形态受pH影响显著,植物根际有机质积累和有机酸分泌等是影响土壤磷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消落带植物群落演变及恢复对土壤磷形态转化具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消落带4种典型草本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消落带
草本植物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空间格局
适应机制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光合固碳能力及影响因素
三峡库区消落带
碳汇
光合固碳
三峡库区消落带池杉-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池杉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根际土壤磷形态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三峡库区消落带 典型植物 根际效应 磷形态 富集率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2-1356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8120326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峡库区消落带
典型植物
根际效应
磷形态
富集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