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纳入内异症患者1918例,设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月经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内异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包括病性要素和病位要素);运用聚类方法总结内异症主要中医证型及分布规律.结果 共纳入内异症患者四诊信息中有意义的条目85项,其中月经情况表现为经行血块量多或瘀阻不畅,月经时间延长且伴随经行腹痛,并易伴有经行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带下色白量多.排名前10位的症状和体征为神疲肢倦、腰膝酸软、急躁易怒、畏寒肢冷、少气懒言、喜热饮、多梦、少寐易醒、面色萎黄、口干.构成比>10%的舌象指标有10项,包括苔白、苔薄、舌淡红、舌红、舌淡暗、苔厚、舌无苔、舌暗红、苔黄、舌边有齿痕.对85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子可得病位证素为胞宫、肝、肾、脾、胃;病性证素为痰、饮、湿、热、火、寒、气滞、血瘀、阴虚、阳虚、血虚、气虚.聚类分析提示内异症可拟定为5种证型分别为寒凝气滞血瘀证(34.1%)、湿热血瘀证(20.0%)、肝郁肾虚血瘀证(19.0%)、痰湿血瘀证(16.4%)、气虚血瘀证(1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主要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证、湿热血瘀证、肝郁肾虚血瘀证、痰湿血瘀证及气虚血瘀证.
推荐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
磁共振威像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外敷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56例分析
剖宫产
腹壁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遗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分析的多中心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证候要素 辨证分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88/j.11-2166/r.2022.02.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证候要素
辨证分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杂志
半月刊
1001-1668
11-2166/R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698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97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25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