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方案对年轻、排卵正常女性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perm,AID)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中心就诊女方年龄≤35岁、排卵正常、因男方因素行AID治疗的21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临床结局.结果 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NC)组患者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AFC以及BMI与促排卵周期(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叉,前者优势卵泡数明显低于后者,流产率高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22.64%vs 23.15%)、活产率(16.04% vs 19.60%)和异位妊娠率(0 vs 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S组的多胎率高于NC组(8.92% vs4.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促排卵方案进行比较,来曲唑(Letrozole,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e gonadotrophin,hMG)组的临床妊娠率(27.68% vs 22.22%)及活产率(24.29% vs 18.63%)显著高于单用LE组,两组的多胎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排卵正常、因男方因素行AID的年轻女性,自然周期AID治疗既能获得与促排卵周期AID相当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又能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是较为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案;LE合并hMG可能比单用LE促排卵获得更高的妊娠率和活产率,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予以确认.
推荐文章
6161个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分析
供精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临床妊娠
Logistic回归分析
766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因素分析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促排卵
年龄
同一周期单双次授精对供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
单次授精
双次授精
供精人工授精
妊娠率
929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的分析
人工授精
妊娠率
影响因素
促排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排卵障碍的年轻女性供精人工授精周期结局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供精人工授精 促排卵周期 自然周期 来曲唑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临床研究|ORIGINAL ARTICLE AND CLINICAL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1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020.2022.02.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供精人工授精
促排卵周期
自然周期
来曲唑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月刊
1674-4020
51-1708/R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