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在实践中不仅生产出对象化的物质世界,也生产出对象化的精神世界,而精神反过来作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反作用于人类实践,激发推动实践发展的社会活力,凝聚攻坚克难的社会合力.改革开放首先是方向一致的社会活力的释放,最终形成财富涌流的时代图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长征中,跨过"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成果社会共享"这两大"雪山",蹚过"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塔西佗陷阱"等危险重重的"沼泽地",使得凝聚民族伟大复兴大业所需的发展动力与社会合力成为关键之举和当务之急.
推荐文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社会建设
马克思
市民社会
社会建设
强国家 - 强社会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中国化
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当前我国社会异化问题
异化理论
社会异化现象
经济建设
生产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与新时代社会凝聚力建设
来源期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精神生产理论 新时代 社会凝聚力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社会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A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1068.2022.0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精神生产理论
新时代
社会凝聚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2096-0492
22-1312/C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77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