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安徽省沿淮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观测资料、灾情资料和7种地方连阴雨监测指标,在评估7种地方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线性趋势法,构建了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指标对沿淮地区连阴雨监测的适用性最好,连阴雨综合指数由连阴雨总日数、连阴雨总降水量线性组成,权重分别为0.8和0.2.按照综合指数,将连阴雨强度分成重度、中度、轻度3级,分级结果与灾情实况较吻合,重度连阴雨和中度连阴雨TS评分分别为100%、88.9%.秋季连阴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及近10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连阴雨,强度居历史前2位.沿淮地区连阴雨年数东部和西部的多于中部的,重度连阴雨阜南的最多,五河的最少.
推荐文章
长江上游流域秋季连阴雨时空变化特征
秋季连阴雨
时空分布
线性趋势
长江上游流域
江西省秋季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秋收的影响
秋季连阴雨
发生次数
高风险区域
高风险时段
晋中近48a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
晋中
连阴雨
气候特征
时空分布
河北省棉花生育期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河北省
棉花生育期
连阴雨
变化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气象与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沿淮地区 秋季连阴雨 综合指数 时空特征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APPLIED TECHNIQU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P426.6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65/j.cnki.1673-7148.2022.0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沿淮地区
秋季连阴雨
综合指数
时空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象与环境科学
季刊
1673-7148
41-1386/P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10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2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