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目前我国自然牡蛎礁分布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信息仍然较缺乏。于2019年3月对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的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牡蛎生物学和礁体动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并评估了该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于溯河(SR)、溯河口海域(SRE)和捞鱼尖海域(LYJ),总面积约15km2,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牡蛎礁。基于96个牡蛎样品的16S rDNA检测,共识别出92个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3个侏儒牡蛎Nanostrea fluctigera和1个巨蛎属未知种Crassostrea sp.。自然牡蛎礁中牡蛎平均密度介于104—391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牡蛎平均密度的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平均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平均壳高的大小排序为:SR>SRE=LYJ(P<0.05)。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49种礁体动物,其中软体动物16种、节肢动物16种、环节动物8种、棘皮动物5种、腔肠动物2种、星形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礁体动物群落平均总密度介于28—552个/m2之间,不同礁区间大小排序为:SRE>SR>LYJ(P<0.05)。牡蛎密度与礁体动物群落总密度和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该自然牡蛎礁如未受破坏,则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6.90×108元/年。该牡蛎礁是继海草场后在该海域发现的又一重要的温带海洋生境,是我国自然牡蛎礁地理分布的重大发现。建议加强该自然牡蛎礁的保护与修复,建设一个以牡蛎礁和海草场为核心的资源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推荐文章
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
牡蛎礁
恢复
生态功能
长江口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恢复工程的生态评估
生境
生物礁
生态系统工程
底栖动物
群落
熊本牡蛎
河北唐山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
地热能
海洋能
风能
工业余热
建筑应用
对河北唐山曹妃甸浅滩大面积填海的思考
大面积填海
曹妃甸浅滩
潮道
唐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北唐山曹妃甸-乐亭海域自然牡蛎礁分布及生态意义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长牡蛎 侏儒牡蛎 渤海湾 曹妃甸 海洋牧场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2-115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0510117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牡蛎
侏儒牡蛎
渤海湾
曹妃甸
海洋牧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