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讨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内不同微地形中幼树更新特征的差异,明晰不同微地形生境对幼树天然更新的影响。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约1800m的南方铁杉针阔混交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在其中建立的中亚热带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动态监测固定样地首次调查数据,将固定样地中160个20m×20m的样方根据其海拔、凹凸度和坡度3种地形参数通过C-均值模糊聚类划分成不同的微地形生境,比较这不同微地形下的更新幼树种类组成及幼树更新特征,包括幼树密度,幼树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冠幅,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不同微地形下幼树更新特征与地形因子、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通过聚类分析,最终将固定样地的微地形生境划分成4类,分别为陡坡、凹地、凸地、缓坡。(2)4类微地形更新幼树优势种组成类似,但优势程度存在差异。闽皖八角幼树在4类微地形中的重要值皆为第一,均大于43%。建群种南方铁杉的幼树在凸地的重要值为9.09%,具有一定优势;在陡坡的重要值为0.62%,优势程度较差。(3)陡坡的更新幼树密度最高,为399株/hm2,高于凹地,凸地和缓坡;幼树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的大小表现为:缓坡 > 凸地 > 凹地 > 陡坡,幼树平均冠幅表现为凸地>缓坡>凹地>陡坡。缓坡的幼树生长情况最优,凸地次之,陡坡的幼树生长情况最差。部分幼树更新特征指标在4类不同微地形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更新幼树在不同微地形中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依次为缓坡 > 凸地 > 凹地 > 陡坡。幼树优势种闽皖八角多数聚集于样地的右下坡区域,南方铁杉幼树偏好地势较高的地形。(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仅海拔与幼树更新存在关联,4类微地形下部分林分因子与幼树更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微地形对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幼树的天然更新具有影响,林分密度是影响不同微地形中幼树更新的主要因素。更新幼树适宜定居和生长在陡坡微地形中,南方铁杉幼树更多分布在光照最为充足的微地形中。研究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和珍稀物种南方铁杉的保育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不同地形土壤营养元素分析
南方铁杉
原始林
针阔混交林
地形
土壤营养元素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武夷山中亚热带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群落组成与结构
生物多样性
固定样地
植物区系
群落动态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原始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江西武夷山
南方铁杉
原始林
空间结构
演替趋势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群落分类及更新能力评价
南方铁杉
群落分类
更新能力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地形对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针阔混交林幼树更新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南方铁杉 针阔混交林 微地形 幼树更新 空间分布
年,卷(期) 202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7-236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121732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方铁杉
针阔混交林
微地形
幼树更新
空间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