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揭示小生境土壤团聚体主要失稳机制,选取研究区内石缝、石沟、石槽、石土面和土面5种典型小生境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Elliott湿筛法和Le Bissonnais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湿筛后,团聚体分布以水稳性团聚体(WR>0.25)为主,含量在81.26%以上,团聚体破坏率(PAD)介于8.93%-17.39%之间,平均重量直径(MWD)在1.94-2.85 mm间,均小于干筛,团聚体稳定性表现为石槽最好,土面最差,石土面次之。LB法处理后,MWD值变化趋势为慢速湿润(SW) > 预湿润后扰动(WS) > 快速湿润(FW),即小生境土壤团聚体最大破坏机制为大雨或暴雨时快速湿润FW产生的消散作用,团聚体稳定性同样以石槽最好,土面最差,石土面次之。相关性分析显示,LB法测定的MWD均与湿筛法的WR>0.25呈显著正相关,与PAD呈显著负相关,即LB法和湿筛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LB法用于测定喀斯特地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是可行的(P<0.05)。LB法FW处理的MWD值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即有机质对团聚体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全氮、全磷、全钾与WR>0.25、SW处理的MWD值呈显著正相关,与PAD呈显著负相关,即稳定的团粒结构对养分蓄积有正向效应(P<0.05)。综合不同测定方法的结果表明,土面、石土面易造成土壤流失,应加强雨季对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面、石土面小生境的防护。
推荐文章
滇东南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分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
土壤学
喀斯特
小生境
土壤水分
植被群落
滇东南峰林湖盆区
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下普定杜鹃花土壤酶活性变异特征
喀斯特
小生境
普定杜鹃花
土壤酶活性
环境因子
胞外酶
茂兰喀斯特森林小生境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茂兰
喀斯特小生境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元回归树
聚类
滇东南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水来源与运移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喀斯特小生境
土壤水运移
δ18O示踪
滇东南普者黑峰林湖盆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典型小生境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小生境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喀斯特
年,卷(期) 2022,(7)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51-276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32007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生境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喀斯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