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城市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来自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威胁,自然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识别与管控可以更好地建设和保护国土空间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耦合协同发展,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融合多源数据及方法,从生态服务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和识别生态源地的空间范围;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提取关键和优化生态廊道,系统化识别山东省自然生态空间并进行差异化管控。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源地集中分布在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总面积为21165.10 km2,关键生态廊道和优化生态廊道长度分别为1078.32、511.25 km,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区,可形成联系紧密的生态网络。本研究将自然生态空间划分为生态源地、生态保育区、其它生态用地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空间类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分类管控措施,为自然生态空间的系统化识别与管控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保障,能够更好地实现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协调性目标。
推荐文章
山东省耕地资源差异化保护研究
耕地
差异化
分区
山东省
新时期自然生态空间综合管控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自然生态空间
综合管控
粤港澳大湾区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构建与规划理论研究
自然生态空间
格局构建
国土空间规划
区域生态
生态系统服务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研究
高速公路
差异化收费
收费标准
服务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东省自然生态空间系统化识别与差异化管控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山东省
年,卷(期) 2022,(7)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0-30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107006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国土空间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山东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