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了解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功能提供参数。通过测定青海省东部24个样点0-30 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容重BD、孔隙度Ps、黏粒含量Cy、土壤含水量SWC、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并提取各样点环境因子数据(年均温MAT、年均降雨量MAP、年均蒸发量Ea、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海拔ALT、坡度SG、地表粗糙度SR、经度LON和纬度LAT),分析了农、林、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显著低于林地和草地(P<0.05),而全磷TP和速效磷AP含量则相反,农、林、草地速效氮AN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农、林、草地不同深度土壤C : N (平均值19.93,变异系数<16%)和AN : AP (平均值2.73,变异系数<71%)较为稳定且无显著差异(P>0.05),而农地C : P和N : P (平均值分别为19.27和0.99)却显著低于林地(平均值分别为84.88和4.12)和草地(平均值分别为75.26和3.87)(P<0.05),表明农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氮现象。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性质与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和贡献率不同,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均温度MAT (38.3%)、年均蒸发量Ea(34.9%)、海拔ALT (32.6%)、年均降水量MAP (30.2%)、纬度LAT (24.2%)及植被指数NDVI (17.9%);土壤性质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TN (60.3%)、总有机碳SOC (59.2%)、容重BD (56.4%)、总孔隙度Ps(55.6%)、粘粒含量Cy(39.3%)、土壤含水量SWC (36.3%)、速效磷AP (23.6%)、pH (22.8%)、全磷TP (12.0%)和速效氮AN (9.9%)。通过提高限制元素的肥料施用量及引种固氮植物等方式,可缓解高寒山区农地缺氮现象。
推荐文章
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
土地利用类型
农牧交错带
阴山北麓
雾灵山低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利用
雾灵山
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钙形态分布特征
岩溶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Ca形态
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22,(11) 所属期刊栏目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15-44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506117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地区
土地利用类型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