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铀成矿主要受控于物质来源、迁移过程和沉淀机制.本文系统总结了铀的地球化学性质、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铀成矿机理的认识,促进找矿勘查与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发展.铀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亲氧性、变价性及类质同象等地球化学行为.不同地质体中铀含量差异大,酸性岩、碱性岩及富有机质、磷酸盐的沉积岩中铀含量高.铀在岩浆体系中主要以U(Ⅳ)和U(Ⅴ)价出现,其在熔体与热液间的分配系数低,难以大量进入岩浆热液.铀在流体体系中以U(Ⅳ)和U(Ⅵ)的形式存在,其中U(Ⅳ)常以UCl40的形式在高温还原性富Cl酸性卤水中进行迁移;U(Ⅵ)则与羟基、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氯离子、氟离子等形成铀酰络合物,增强了其在流体中的迁移能力,但碳酸铀酰是否存在于还原性深源流体以及氟化铀酰是否能在流体中大量存在尚存争议.铀在表生环境以U(Ⅵ)存在,可与有机酸形成络合物进行迁移.微生物的酸解、表面络合及分泌的铁载体等可将岩石中的铀活化分离.氧化还原反应是导致铀沉淀的最重要机制之一,H2、CH4、CO、H2S、石墨、Fe(Ⅱ)和油气等都是有效的还原剂;温度和pH值的变化对不同热液流体中铀沉淀的影响不同;铁氧化物、黏土矿物和黑色岩的吸附作用是表生环境中铀富集成矿的关键,其强弱受pH值影响.铀成矿是各种机制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具体成矿实例或成矿过程时需要全面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砂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铀成矿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
砂岩型铀矿
铀成矿作用
油气还原
盆地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盆地流体
流体类型
流体特征
铀成矿作用
内生铀成矿作用历史-地质模式
内生铀矿床
历史-地质成矿模式
中间地块
花岗-片麻岩穹隆
构造-岩浆作用
华南铀成矿省火山岩-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
华南铀成矿省
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演化
成矿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铀的地球化学性质与成矿作用
来源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铀成矿 地球化学性质 存在形式 迁移过程 沉淀机制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与成矿学|STRUCTURE AND METALLOGEN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302
页数 21页 分类号 P6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39/j.ddgzyckx.2022.0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铀成矿
地球化学性质
存在形式
迁移过程
沉淀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双月刊
1001-1552
44-1595/P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科华街511号
82-297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