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97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转位组,将接受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治疗47例患者纳入游离组.采用PSM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采用1:1最近距离匹配法进行匹配,以卡钳值保证匹配结果的优良性,匹配后共有40对患者,转位组40例,游离组40例.两组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治疗,转位组采用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游离组采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上皮愈合评分、疼痛程度、泪膜稳定性、泪腺分泌量及复发率.结果 匹配后两组性别、眼部并发症、年龄、病程及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位组眼红评分为(1.75±0.34)分低于游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8,P<0.05);两组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腺分泌试验(Schirmer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位组、游离组术后BUT[(10.37±1.05)、(10.28±1.10)s]均长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角膜上皮愈合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SM研究方法,发现采用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能够改善患者视力及泪膜功能,促进角膜上皮愈合,且术后眼红程度轻微.
推荐文章
羊膜移植术和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比较研究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羊膜移植
结膜瓣转位
并发症
广泛性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胬肉复发率观察
原发性翼状胬肉
广泛性翼状胬肉切除
复发
羊膜移植
逆行切除翼状胬肉带蒂结膜瓣并角巩缘转移遮盖术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
经典切除
逆向切除
结膜瓣遮盖
角巩缘
翼状胬肉逆行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羊膜移植
角膜创面上皮修复
复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带蒂结膜瓣转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复合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倾向性评分匹配 带蒂结膜瓣转位术 翼状胬肉切除 泪膜功能 复发率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66/j.issn.2095-994X.2022.08.02.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原发性翼状胬肉
倾向性评分匹配
带蒂结膜瓣转位术
翼状胬肉切除
泪膜功能
复发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复合医学
月刊
2095-994X
10-1273/R
32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616室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89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