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20年固碳效果研究薄弱的问题,以典型退耕小流域为对象,在不同地形(峁坡、沟肩、沟谷)和植被类型(次生草地、撂荒山杏林、撂荒坡耕地)共布设147个样点采集0-100 cm土层样品并测定,以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分布特征及地形、植被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域峁坡剖面(0-100 cm)土层SOC含量平均为2.43 g/kg。地形和植被类型对小流域SOC分布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沟肩表层和剖面SOC含量均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沟谷,但与峁坡无显著差异;次生草地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 SOC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撂荒山杏林和撂荒坡耕地。地统计学分析显示小流域0-20 cm土层SOC含量有最大块金值且块金系数为49.6%,即表层SOC具有最大块金效应且受到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剖面SOC分布格局表现出与表层土壤相似的特征。总之,退耕还林(草)碳汇效应显著,且在地形和植被类型作用下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固存对退耕还林草的时空响应
土壤有机碳
固碳效应
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黄土丘陵区
人工林
土壤有机碳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深层土壤
刺槐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退耕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地形植被对其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退耕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年,卷(期) 2022,(14) 所属期刊栏目 三江源国家公园承载力研究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8-5846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708184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小流域
退耕还林(草)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