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 以30只成年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建立子宫肌瘤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n=7),腹腔注射和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A组(n=7),腹腔注射1 mL丹参注射液+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治疗B组(n=8),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5 g/kg消瘤颗粒悬浊液灌胃)和治疗A+B组(n=8),腹腔注射1 mL丹参注射液+5 g/kg消瘤颗粒悬浊液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5 d及治疗后30 d清晨空腹状态下,对各组大鼠进行称重并记录;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称重并计算各组子宫系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匀浆中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相对表达.结果 治疗后15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A+B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体重均显著降低,治疗A+B组也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子宫重量和子宫系数均显著降低,治疗A+B组也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血清和子宫组织中雌二醇和孕激素含量均显著升高,治疗A+B组也显著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子宫组织中IGFBP-3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VEGF相对表达量则显著降低,治疗A+B组IGFBP-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VEGF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具有显著消瘤效果,可促进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中激素水平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大鼠IGFBP-3和VEGF蛋白表达有关,并且伴随着治疗作用的进一步增强,大鼠子宫肌瘤组织中IGFBP-3表达显著增加,VEGF表达显著降低.
推荐文章
消瘤颗粒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消瘤颗粒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炎症因子
性激素水平
桂枝茯苓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子宫肿瘤
中药
桂枝茯苓
宫瘤消
细胞因子
性激素
消癥颗粒对子宫肌瘤模型大鼠E2、P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子宫肌瘤
消癥颗粒
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消瘤颗粒对性激素造模大鼠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
子宫肌瘤
消瘤颗粒
性激素
TNF-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参注射液联合消瘤颗粒对子宫肌瘤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大鼠 子宫肌瘤 丹参注射液 消瘤颗粒 雌激素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22.03.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鼠
子宫肌瘤
丹参注射液
消瘤颗粒
雌激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1-4695
11-474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80-494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4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0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