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急性草甘膦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3例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41例;平均年龄(55.86±17.60)岁;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全因死亡12例(16.4%).按照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在急性草甘膦中毒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73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首次医疗接触(FMC)、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氯、白细胞、凝血时间均大于存活组,钾低于存活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白细胞、凝血时间、年龄及接触医疗时间为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创建新的预测模型:-21.559+0.054×GGT(U/L)+0.253×白细胞(×109/L) +0.593×凝血时间(s)+0.103×年龄(岁)(>70岁=1,<70岁=0)+1.656×FMC(2h以内=1、2~6 h=2、6h以上=3);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AUC为0.900,临界值为0.622,此时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70.5%,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结论:GGT、白细胞、凝血时间、年龄及接触医疗时间是预测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对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推荐文章
草甘膦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研究
草甘膦
大型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繁殖
草甘膦的土壤酶效应研究
草甘膦
土壤酶
生态剂量
效应
草甘膦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双甘膦
草甘膦
合成
甘氨酸
亚氨基二乙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草甘膦中毒的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急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草甘膦 中毒 预后因素 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R1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1/j.issn.1009-5918.2022.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甘膦
中毒
预后因素
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急诊杂志
双月刊
1009-5918
42-1607/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38-353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2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