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镜下薄片鉴定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露头剖面的下古生界存在油苗.为了明确油苗的来源,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在对潜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油苗和潜在烃源岩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布特征、萜烷类分布特征及甾烷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油源对比和构造演化史恢复的方法,明确了油苗来源于藻类生源与高等植物蜡质生源共同贡献的本溪组泥岩,认为本溪组泥岩生成的石油可运移进入下古生界聚集成藏,且后期发生裂解成气进行二次聚集成藏.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苗和本溪泥岩的正构烷烃系列的碳数分布范围为nC16~nC36,且呈现单峰态、前锋型特征,以nC20或nC21为主峰碳、具微弱的偶碳优势,Pr/Ph值为0.30~0.64,C23TT/C30 H值为0.10~0.32,伽马蜡烷/C30H值为0.09~0.25,规则甾烷呈C27≥C28<C29的不对称"L"型分布,因此该地区油苗与本溪组泥岩具有亲源关系,其原始母质形成于湿润气候条件下、具还原特征的微咸—半咸水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源于本溪组泥岩的原生油藏裂解气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具有重要贡献作用,预测榆林—神木地区为有利勘探区带.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含气系统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古生代
气藏形成
控制
生储盖组合
构造控制
沉积(地质)
试气
准噶尔东北部下石炭统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沉积环境
有机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东北
早二叠世
致密砂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浅水三角洲
溶解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下古生界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界 油苗 地球化学 成藏过程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9-34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TE12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界
油苗
地球化学
成藏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64
32-1152/TD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内
28-7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77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