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株两优819为早稻材料、泰优398为晚稻材料,设置3种施氮量水平(早稻分别为0、120、150kg/hm2,晚稻分别为0、150、225 kg/hm2)、3个移栽密度(早稻分别为 13.3 cm×16.7 cm、13.3 cm×20.0 cm、16.7 cm×20.0 cm,晚稻分别为16.7 cm×20 cm、16.7 cm×23.3 cm、16.7 cm×26.7 cm).[结果]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移栽密度对干物质量影响较小,早晚稻干物质量在成熟期均以N3M1处理最高,其中早稻干物质量比其他处理增加8.81%~110.24%,晚稻较其他处理增加9.12%~117.12%.早稻N2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0.73%,晚稻N2M3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3.20%.增施氮肥不能显著提高对产量的贡献率,对晚稻收获指数影响也较小;早晚稻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总氮累积量,早稻增幅为67.50%~77.03%,晚稻增幅为73.18%~115.12%;早稻各施肥处理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的影响较小,晚稻减氮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增幅达52.66%、生理利用率增幅达59.00%;早晚稻减氮均能提高水稻偏肥生产力,早晚稻增幅分别为15.54%、48.58%.移栽密度对早晚稻产量贡献率表现为M3处理分别比M1、M2处理高18.52%~47.22%、23.42%~35.42%;对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农学利用率和偏肥生产力的影响均较小;低栽培密度可提高早稻生理利用率,增幅可达52.19%~144.14%,但对晚稻的生理利用率影响较小.[结论]N2M2、N3M3处理能使双季杂交稻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且N2M2处理既能节肥也能维持较高的氮肥利用能力.
推荐文章
氮肥运筹对桂两优2号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桂两优2号
氮肥运筹
干物质生产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头季稻
再生稻
氮肥运筹
氮素累积量
干物质积累
氮素利用率
产量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施氮量
移栽密度
重穗型
杂交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其氮肥利用率
超级杂交稻
产量
施氮量
总生物量
氮肥利用率
生物量积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移栽密度 干物质量 氮肥利用率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Crop Cultivation·Genetic Breeding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511.4+2|TQ449+.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68/j.issn.1004-874X.2022.03.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施氮量
移栽密度
干物质量
氮肥利用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4-874X
44-1267/S
大16开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46-43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4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0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