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8只雌性SD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PMOP)组、雌激素治疗(E2)组、二至丸低剂量治疗(EZW-L)组、二至丸中剂量治疗(EZW-M)组、二至丸高剂量治疗(EZW-H)组,每组18只.E2组接受E2针剂皮下注射,EZW-L组、EZW-M组、EZW-H组分别予以6 g/kg、9 g/kg、12 g/kg混悬液灌胃,Sham组与PMOP组均予以1 mL生理盐水灌胃,均干预12周.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股骨头骨密度(BMD)、股骨生物力学/病理变化以及骨代谢血清标志物BALP、TRACP-5 b、Cath-K、OPG、RANK、RANKL的水平变化.结果:药物干预12周后,与PMOP组比较,EZW-M组、E2组、EZW-H组的BMD、弹性模量、最大载荷、BV/TV、Tb.Th、Joint、血清骨代谢标志物BALP、TRACP-5 b、Cath-K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5),FLAW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PMOP组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E2组和EZW-H组疏松病理现象改善明显.POMP组、EZW-L组、EZW-M组股骨中OPG蛋白含量较Sham组、E2组、EZW-H组明显下降;RANK、RANKL蛋白含量升高.与PMOP组比较,EZW-M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5),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5),E2组、EZW-H组的OPG/RANKL比值显著增高(P<0.01),E2组、EZW-H组的RANK/RANKL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至丸可改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OPG骨保护素重组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RANKL信号轴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分化实现的.
推荐文章
绝经前甲亢患者血OPG和RANKL水平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护骨素
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骨质疏松
金雀异黄酮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OPG/RANKL/RANK通路的影响
金雀异黄酮酊
骨质疏松
OPG/RANKL/RANK
作用机制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清OPG及RANKL关系的研究
护骨素
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子配体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折
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阿法骨化醇
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OPG/RANKL信号轴探讨二至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来源期刊 世界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二至丸 生物力学 病理改变 机制 骨保护素重组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Laboratory Research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7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9.5|R27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202.2022.01.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二至丸
生物力学
病理改变
机制
骨保护素重组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物配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中医药
半月刊
1673-7202
11-5529/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小营路19号财富嘉园A座303室
80-59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3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834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