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NE向长沙-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其主要矿石类型为毒砂-黄铁绢英岩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其次为构造角砾岩型.毒砂和黄铁矿为该矿床主要的载金矿物,分布广泛.金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Ⅰ为乳白色石英-绢云母-白钨矿阶段;Ⅱ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毒砂-黄铁矿-金阶段;Ⅲ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毒砂-多金属硫化物-金阶段;Ⅳ为乳白色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Ⅱ、Ⅲ为成矿主阶段.根据成矿主阶段毒砂电子探针分析结果,Ⅱ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2.19%~44.84%之间,均值为43.42%(n=56),Ⅲ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0.08%~43.36%之间,均值为42.08%(n=19).通过毒砂温度计相图估算出Ⅱ、Ⅲ阶段的形成温度和硫逸度分别为364±21℃、319±22℃和10-9.7~10-7、10-11.5~10-8.6.电子探针数据揭示的载金毒砂和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含量分别为0.01%~0.66%和0.01%~0.11%.黄铁矿Au-As元素投点分布于金溶解度曲线两侧,说明其内金主要以纳米级颗粒和固溶体金或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其中Ⅱ阶段黄铁矿纳米级金颗粒占比为73.33%,多于Ⅲ阶段黄铁矿(67.80%).以上数据说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围岩中的含铁矿物与成矿流体中的H2S发生反应,生成毒砂和黄铁矿.伴随着强烈的水岩反应,成矿温度和硫逸度降低,成矿Ⅱ阶段至Ⅲ阶段主要载金硫化物由毒砂转变为黄铁矿,强烈的硫化作用导致金-硫络合物失稳并释放金,金以置换的方式进入硫化物晶格或以显微-超显微金颗粒的形式沉淀,形成含金硫化物;即硫化作用是导致万古矿床不可见金沉淀的主导机制.
推荐文章
广西八渡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研究
桂西北
辉绿岩
金矿床
黄铁矿
毒砂
撰山子金矿床石英的特征与含金性的关系
撰山子金矿床
石英
含金性
浅谈齐Ⅰ金矿区载金矿物特性与含金性
齐Ⅰ金矿区
金赋存状态
载金矿物特性
含金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金赋存状态 矿物温度计 金沉淀机制 万古金矿床 江南造山带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08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578.2|P618.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8654/1000-0569/2022.01.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赋存状态
矿物温度计
金沉淀机制
万古金矿床
江南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