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磷酸铁锂(LFP)和锰酸锂(LMO)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早已被系统研究并广泛应用于市场. 随着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等高速发展, 人们对续航里程有更高的追求, 而 LFP 和 LMO 二者的比能量仅在 100~150Wh/kg, 难以维持远距离的使用需求, 具有高比能量的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能很好满足上述要求. 然而, 高镍三元电池的容量衰减较快、 安全性问题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使其更好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本研究重点聚焦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性能衰减机制研究, 分别从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三大要素正极、 负极和电解液入手, 探究其根本的衰减原理, 找到制约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便于通过高镍材料掺杂修饰、 表面包覆等改性策略, 促进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材料
材料改性
循环性能
富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NCM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富镍
电化学
动力学
热力学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研究新进展
废旧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回收
选择性
再生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三元材料
正极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衰减机制研究展望
来源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 硅负极 电解液 衰减机制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新能源汽车及其智能化技术与应用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43
页数 15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18/j.cnki.xdzk.2022.03.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
硅负极
电解液
衰减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3-9868
50-1189/N
大1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0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