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及静脉窦狭窄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且接受脑静脉系统血管腔内操作的患者456例,腰椎穿刺示脑脊液压力≥250 mmH2 O,全脑DSA检查证实存在静脉窦狭窄(狭窄两端压力差≥10 mmHg)或静脉窦血栓形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主要临床症状、头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腔内操作方法包括脑静脉窦内溶栓、脑静脉窦测压、脑静脉窦支架置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导丝导管穿刺损伤血管壁、支架状态异常所致的静脉回流障碍及其他,即血管穿孔性并发症(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血肿、腹膜后出血、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回流障碍性并发症(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皮质静脉回流障碍)及静脉窦分隔,其中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为急性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及支架术后皮质静脉回流障碍.于术后3~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主要是头痛及视力变化情况.建议患者出院后6~12个月住院复查腰椎穿刺术、视力、视野及DSA检查,观察颅内静脉系统的变化.结果 共纳入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456例,其中男112例(24.6%),女344例(75.4%);平均年龄(39±9)岁;共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术644例次,其中脑静脉窦内溶栓89例次,脑静脉窦测压274例次,脑静脉窦支架置入281例次.22例患者发生了操作相关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出现了2个并发症(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结构,并伴硬膜外出血),故全部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6%(23/644),其中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0.3%)、硬膜下出血2例(0.3%)、支架置入静脉窦分隔2例(0.3%)、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1例(0.2%)、皮质静脉回流障碍12例(1.9%).结论 脑静脉系统结构与动脉结构迥异,手术操作具有特殊性,熟悉这些可能的并发症并恰当及时地应对,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
推荐文章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6例临床分析
静脉窦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脑脊液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颅内静脉窦血栓
诱因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学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例临床分析
脑静脉窦血栓
影像学特征
临床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静脉窦血栓或静脉窦狭窄患者血管腔内操作相关并发症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手术中并发症 颅内高压 血管内治疗 脑静脉窦狭窄 脑静脉窦测压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Original Article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2,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22.01.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手术中并发症
颅内高压
血管内治疗
脑静脉窦狭窄
脑静脉窦测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