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曝气耦合表面流湿地工艺处理劣V类河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并探讨耦合技术对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工艺优化后的曝气条件为:曝气量0.45 L·(min·L)-1,水力停留时间ld,曝气间歇时间2 h(每曝气1 h),曝气位置(曝气深度/水深)0.5处.此条件下耦合技术去除TN、NH4+-N、TP和COD的效率为55.6%、78.7%、68.1%和53.4%.应用耦合技术处理了 2个不同浓度级别(150ng·L-1和1 000 ng·L-1)的含药物类污染物的河水.结果表明,耦合技术对酮洛芬、普萘洛尔、甲氧苄啶、罗红霉素、布洛芬和缬沙坦的去除效果皆优于对照实验,对罗红霉素和布洛芬的去除具有协同效应,同时,耦合技术对常规污染物TN、NH4+-N和TP的去除也具有协同效应.本研究可为河道治理中表面流湿地技术的改进及河道水体中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提高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人工湿地
净化效果
改良填料
优选植物
组合工艺
优化措施
香蒲湿地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
泰达
污染物净化效率
高盐
再生水
香蒲湿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曝气耦合表面流湿地技术净化河道水体的工艺优化及该技术对药物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道治理 药物 人工湿地 曝气增氧 协同效应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水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4-50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X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0/j.cjee.20201205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道治理
药物
人工湿地
曝气增氧
协同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28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