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自榉树(Zelkova serrata)下种植(ZS)、娜塔栎(Quercus nattallii)下种植(QS)、露天种植(OS)的凤丹根际以及空白土壤(CK)样品土壤细菌和真菌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空白土壤相比,种植凤丹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差异.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以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但不同种植模式下每个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差异.所有样品中总共检测出12个真菌门,3种种植模式下真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不同种植模式下各真菌门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属水平上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ZS组、QS组和OS组的优势菌属分别为Exophiala、Thelephoraceae_unclassified、Ascomycota_unclassified.测定3种种植模式下凤丹的生长指标,发现林下种植的凤丹株高、叶长、叶宽均高于露天种植.林下种植模式的细菌需氧表型、革兰氏阴性表型、生物膜形成表型以及致病潜力表型高于单一种植模式.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角度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凤丹的影响,为凤丹林下种植提供参考,为后续促生菌筛选、菌肥研制提供理论支撑.
推荐文章
不同种植模式下丹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真菌群落
种植模式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玉米/马铃薯间作
根际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大庆盐碱地九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
盐碱地
植物根际
微生物群落
PCR-DGGE
Biolog微平板法
施氮对间作条件下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玉米/马铃薯间作
施氮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种植模式下凤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凤丹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HORTICULTUR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2-511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15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440.2022.02.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凤丹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4440
32-1213/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省农科院内
28-11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64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