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茶用菊七月白×苏菊7号F1代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16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初花期、盛花期、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花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舌状花数、管状花数、株高、冠幅、分枝数、叶长、叶宽)的遗传变异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茶用菊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方法在杂交F1代群体中筛选高产杂交植株,以期为茶用菊高产育种提供依据和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七月白×苏菊7号F1代群体中各性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7.82%~96.80%,其中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等4个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5.99%~40.18%.1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60.00%);除花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分枝数、叶宽外,其余11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为-54.42%~42.45%;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的中亲优势率为18.44%~42.45%,超高亲率为46.51%~68.60%,为选择茶用菊高产株系奠定了基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花鲜质量、单花干质量、百花鲜质量、百花干质量4个产量性状与绝大多数形态性状(除冠幅)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除了与管状花数、分枝数呈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均表现出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花鲜质量、株高对产量具有正向直接作用(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77、0.22),且单花鲜质量、株高通过彼此对茶用菊产量具有正向间接作用;株高的决策系数(0.17)高于单花鲜质量的决策系数(-0.02),表明株高是影响茶用菊产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在杂交F1代群体中共筛选出10个高产杂交植株,为今后茶用菊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中间材料.综上,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与茶用菊产量相关的性状及其遗传特点,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茶用菊高产育种的效率.
推荐文章
小麦F1代的产量优势及相关性分析
杂交小麦
产量优势
产量因素
相关性分析
宽柄芥F1代性状优势及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分析
宽柄芥
F1代
杂种优势
相关性分析
冬瓜若干植株性状在F1代中的遗传表现
冬瓜
植株性状
遗传表现
杂种优势分析
月季F1代群体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月季
表型性状
遗传分析
相关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用菊七月白×苏菊7号F1代群体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分析及高产植株筛选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用菊 杂交育种 产量 遗传变异 通径分析 综合评价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HORTICULTUR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2-5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S57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440.2022.02.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用菊
杂交育种
产量
遗传变异
通径分析
综合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学报
双月刊
1000-4440
32-1213/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省农科院内
28-11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64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