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混合培养条件下栅藻脂质高产的调控机理,对栅藻(Desmodesmus sp.)分别进行自养和混合培养,使用转录组测序对比了Desmodesmus sp.在两种培养方式下油脂代谢途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培养组上调基因共1081个,下调基因共575个,非显著差异表达基因总共23331个.差异基因GO富集主要在光合作用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上,如类囊体、光系统I、叶绿素结合、光合电子传输、光反应和暗反应等.KEGG途径富集最显著的是光合作用,其次为脂肪酸伸长、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以及淀粉和蔗糖合成.在混合培养条件下,PSⅡ对光能的需求降低,但光合电子传输增强,产生更多的ATP和NADPH用于光合作用的碳固定和细胞的其它代谢活动.脂质积累的增强主要源于糖酵解途径的增强,为脂肪酸合成产生了更多的乙酰辅酶A,促进了脂肪酸的生成.
推荐文章
藻-菌混合培养及添加NaHCO3促进栅藻生长和脂类合成
藻-菌混合培养
栅藻
生长
脂类合成
生物柴油
3种不同培养基对斜生栅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斜生栅藻
培养基
生长水平
油脂
脂肪酸
水杨酸诱导对斜生栅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
水杨酸
斜生栅藻
叶绿素a
油脂
官能团
两步培养法提高栅藻的生物量及油脂含量
栅藻
两步法培养
油脂含量
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转录组揭示自养和混合培养栅藻油脂代谢途径差异
来源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转录组 栅藻 油脂代谢途径 基因表达 混合培养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生理·土肥植保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78|X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02/j.issn.1007-9084.20203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转录组
栅藻
油脂代谢途径
基因表达
混合培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双月刊
1007-9084
42-1429/S
大16开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38-1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548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