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预先镇痛(PA)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OVCF的老年患者84例,术前腰椎骨密度测定结果为0.485~0.752 g/cm 2,术前疼痛VAS评分6~9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先镇痛组和未实施预先镇痛组,每组42例。预先镇痛组于手术开始前15 min肌内注射地佐辛10 mg,未实施预先镇痛组于术前不予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实施PK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T1)、穿刺套管针穿刺时(T2)、骨水泥推注时(T3)、术后24 h(T4)4个时点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记录T1、T2、T3时点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对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内药物不良反应、骨水泥外漏及脊髓神经损伤发生情况、患者对术中疼痛控制效果主观满意度以及1%利多卡因使用剂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T1、T2、T3、T4时的VAS评分,预先镇痛组为[(6.9±0.3)、(2.5±0.8)、(2.4±0.6)、(2.2±0.3)]分;未实施预先镇痛组为[(6.8±0.4)、(3.7±0.9)、(3.6±0.6)、(2.4±0.2)]分,两组T2、T3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1%利多卡因麻醉药使用剂量,预先镇痛组(9.1±1.1) ml明显少于未实施预先镇痛组(18.6±1.4) ml,( P<0.05)。T2、T3时的心率和血压,预先镇痛组分别为[(82±3)和(90±8)]次/min、[(153±3/85±8),(153±6/85±9)] mm Hg明显低于未实施预先镇痛组[(110±5),(121±6)]次/min、[(175±6/99±4),(179±4/105±5)]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自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内,两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预先镇痛组明显高于未实施预先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实施预先镇痛组有2例脊髓神经损伤,多于预先镇痛组,但两组间脊髓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PKP治疗老年OVCF患者手术过程中实施预先镇痛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临床疗效确切。
推荐文章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漏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术中配合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护理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先镇痛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期刊 中华疼痛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压缩性 老年人 疗效 预先镇痛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5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01658-20200510-0009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压缩性
老年人
疗效
预先镇痛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疼痛学杂志
双月刊
1672-9633
10-1379/R
河北省石家庄市健康路12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8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5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