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中国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已上升至国家层面.从公众视角出发研究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的反馈与感知可以为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支撑.以10个典型运河相关公园及景区为研究对象,将其网络文本数据作为数据源,使用ROST CM6、NetDraw软件中的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语义分析功能,从公众关注点、使用情况和公众态度3个感知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现有利用模式及其公众感知特征,为未来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
大运河
管理
法律
淮安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淮安
大运河文化背景下沧州武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大运河文化
沧州武术文化
传承发展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简介
历史文化遗产
公众参与
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的公众感知研究——基于网络数据的语义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运河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公众感知 大数据 语义分析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风景园林理论|LA Theory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775/j.cla.2022.01.005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景园林
大运河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公众感知
大数据
语义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园林
月刊
1000-6664
11-2165/T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82-21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6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448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