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元、明时期,女真人就有用树根做台、架摆放什物的先例.后来一些人便把那奇形怪状的树根,随形就意雕琢成独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并逐渐形成了根雕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据《新唐书·李泌传》记载:"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后得如龙形者,因以献帝,四方争效之."说的是唐时邺官李泌采用天然树根,制作龙形抓背献给皇帝一事.韩愈在《题木居士》中有"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的诗句.诗中的"木居士",就是一件被视作"神佛"形象的根艺作品.宋、元时期,根的艺术不仅在宫廷和民间流行发展,同时还出现在石窟、庙宇之中.在中国的一些石窟和庙宇内,仍然保存着根雕的佛像,这些树根雕刻的佛像,可与泥塑、石雕的媲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根雕 ——"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
来源期刊 理财(收藏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观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理财(收藏)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