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所致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血管再通技术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中心接受血管内治疗的264例ICAS所致AIS-LVO患者,均为发病后6或8 h及以内使用机械取栓、直接抽吸、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等至少1种方式进行血管内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血管闭塞部位、侧支循环情况、介入治疗方式、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情况[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级为血管成功再通]、入院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术后90 d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264例ICAS所致AIS-LVO患者中前循环病变229例、后循环病变35例,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6(12,19)和25(22,32)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别为8(6,11)和10(8,12)分.264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为91.3%(241/264),其中mTICI分级2b级68例(25.8%)、3级173例(65.5%);术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为9.1%(24/264);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5.7%(147/264),死亡率为10.6%(28/264).132例患者接受单纯机械取栓,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8.3%(77/132);108例接受机械取栓+支架补救治疗,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50.9%(55/10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及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ICAS所致AIS-LVO患者,机械取栓可作为首选血管内治疗技术,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补救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推荐文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行Wingspan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策略研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Wingspan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临床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心源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对血管内治疗反应性差异研究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栓塞
丹黄通脉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研究
丹黄通脉胶囊
活血解毒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型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技术分析
来源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大血管闭塞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术 血管成形术
年,卷(期) 2022,(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急性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Monographic repor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781/j.0258-879x.2022.01.006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大血管闭塞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机械取栓术
血管成形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月刊
0258-879X
31-1001/R
大16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4-3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82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