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HAE)病灶边缘区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34例(39个病灶)HAE患者,根据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浸润型、钙化型及液化型HAE,记录各型病灶中心区、边缘区及正常肝组织平均渡越时间(MTT)、达峰时间(TP)、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术后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区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各型HAE病灶边缘区MVD与CEUS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9个HAE病灶中,浸润型16个、钙化型13个及液化型10个;不同类型病灶边缘区PI、TP、AUC及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均为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P均<0.05);病灶中心区及未受累肝组织的CEUS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类型病灶边缘区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21,P<0.01),且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P均<0.05).液化型、钙化型、浸润型HAE病灶边缘区MVD值均与PI呈正相关(r=0.98、0.97、0.97,P均<0.01);与AUC亦呈正相关(r=0.38、0.43、0.29,P均<0.05),但相关系数r相对较低;与TP及MTT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CEUS定量参数能反映不同类型HAE病灶边缘区微循环及血流灌注情况;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HAE之间,病灶边缘区CEUS定量参数和MVD值均呈递减趋势,PI、AUC均与MVD呈正相关.
推荐文章
超声造影在肝泡型包虫病中诊断及测量的价值分析
肝泡型包虫病
肝占位病变
超声造影
诊断
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
囊型包虫病(CE)
泡型包虫病(AE)
乙型肝炎病毒(HBV)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超声造影对肝泡型包虫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肝泡型包虫病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病灶边缘区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疾病 寄生虫性 棘球蚴病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病理学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Clinical Investigations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83.3|R44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29/j.issn.1672-8475.2022.02.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疾病
寄生虫性
棘球蚴病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病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