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患者男,67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肿物1月余"入院.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高血压病,于2021年3月4日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规律腹膜透析治疗,1.5%透析液2000 mL,3次/d,腹透超滤约1200 mL/d.查体见腹部平坦,左下腹可见一长约3 cm纵行手术瘢痕,腹膜透析管引流通畅.站立位,左侧腹股沟区可见椭圆形肿物,约5 cm × 3 cm大,未坠入阴囊,质软,叩浊音,无明显压痛.用手按压肿块嘱患者咳嗽无膨胀性冲击感,平卧后肿块自行消失,用手按压内环口后嘱患者屏气、咳嗽,肿物仍可突出.右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我院行腹股沟超声示患者站立位,腹腔内探及大片液性暗区,左侧腹股沟区探及约42 mm×24 mm液性暗区,疝环口约12 mm,右侧腹股沟区探及约14 mm×9 mm液性暗区,疝环口约7 mm,符合双侧腹股沟疝声像图(内容物为腹腔积液).患者具有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指征.完善术前检查,告知患者尽量完全放出腹膜透析液,复查腹水超声:患者取平卧位,腹腔内多方扫查未探及明显游离液性暗区.术前与肾内科医师沟通,患者术后暂行血液透析治疗.遂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双侧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TAPP).镜下探查见腹腔内少量腹水,腹膜透析管末端少许粘连,位于膀胱直肠陷凹右侧.左侧疝囊约5 cm×3 cm大,内环直径约2 cm,自腹壁下动脉突出;右侧疝囊约2 cm×1 cm大,疝环直径约1 cm,自腹壁下动脉外侧突出.首先吸净腹腔积液,常规行TAPP,术中选择15 cm×10 cm轻量大网孔部分可吸收补片;缝合腹膜时用倒刺线连续紧密缝合;并将透析管置入膀胱直肠陷窝正中,固定于脐正中襞,防止移位.术后予以沙袋压迫双侧腹股沟区、静脉补液、抑酸、对症止痛等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第2天出院.术后规律血液透析,第14天开始小剂量500 mL腹膜透析,4次/d,每次持续时间4 h,然后逐渐过渡至初始腹膜透析方案.随访至今( 10个月) ,无复发、感染、慢性疼痛等.
推荐文章
腹股沟区腹膜前解剖和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腹膜前解剖
TEP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前修补术的对照研究
腹股沟疝
Lachtenstein修补术
腹膜前修补术
经腹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双侧腹股沟疝
腹腔镜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复术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疗效
疼痛
复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腹膜透析合并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修补术1例报告
来源期刊 腹腔镜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2,(4) 所属期刊栏目 病例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99/j.cnki.fqjwkzz.2022.04.31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腹腔镜外科杂志
月刊
1009-6612
37-1361/R
大16开
济南市文化西路107号山大齐鲁医院内
24-17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64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