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武陟济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独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单独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眩晕障碍量表(DHI)、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眩晕、胸闷心悸、呕吐痰涎、头痛、头重如裹、小便黄、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积分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单独治疗组,搏动指数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单独治疗组,ADL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采用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天麻钩藤饮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观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味
倍他司汀注射液
刮痧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中风
刮痧疗法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茯苓泽泻汤加味联合通络止眩针法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痰浊中阻型 茯苓泽泻汤加味 通络止眩针法 眩晕障碍程度 生活质量
年,卷(期) 2022,(2) 所属期刊栏目 基层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38/j.issn.1671-4040.2022.02.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痰浊中阻型
茯苓泽泻汤加味
通络止眩针法
眩晕障碍程度
生活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月刊
1671-4040
36-1251/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44-12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2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