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HH)容积的价值.方法 2020年6月~2021年3月我院诊治的HH患者88例,接受64层螺旋CT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经后处理系统,测定瘤体容积和增强容积,计算动脉期强化比率,分析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意义.结果 在88例HH患者中,CT平扫检出122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54例(61.4%),多发病灶34例(38.6%);肝右叶95例(77.9%),肝左叶27例(22.1%);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00个(82.0%),边界清楚,不规则22个(18.0%);病灶直径为2~10 cm者87个(71.3%),>10 cm者35个(28.7%);CT平扫显示111个(91.0%)为低密度灶,7个(5.7%)为等密度灶,4个(3.3%)为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102个(83.6%)存在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其中轻度强化灶25例(24.5%),中等强化灶37例(36.3%),明显强化灶40例(39.2%);门脉期122个病灶中有98个(80.3%)存在造影剂向病灶内部填充,密度逐渐下降,另24个(19.7%)病灶未观察到增强;在增强扫描后经3D后处理,发现直径大于10 cm的HH病灶瘤体容积和强化容积分别为(370.1±52.8)cm3和(50.7±10.9)cm3,均显著大于[分别为(118.8±24.6)cm3和(42.3±10.6)cm3,P<0.05],而动脉期强化比率为(13.7±4.3)%,显著小于直径≤10 cm的HH[(35.6±10.2)%,P<0.05].结论 使用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明确肝血管瘤的形态、大小和密度,测定HH动脉期强化比率可准确地反映病变的血供特征.
推荐文章
CT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肝血管瘤
CT诊断
断层摄影术
肝血管瘤的螺旋CT三期扫描
体层摄影术
肝血管瘤
诊断
CT增强扫描对肾上腺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肾上腺
血管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测定肝血管瘤容积价值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肝脏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肝血管瘤 螺旋CT 增强扫描 瘤体测定
年,卷(期) 2022,(3) 所属期刊栏目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7-4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069.2022.03.03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血管瘤
螺旋CT
增强扫描
瘤体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肝脏病杂志
双月刊
1672-5069
34-1270/R
大16开
合肥市长江西路424号
26-20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5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